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综合资讯

葛洪魂魄学破译疾病之迷 · 老中医破译修身正心之道

2019-03-07 21:43中华都市报道网总编辑:admin人气:


【摘要】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健康危机,在医疗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病人却越治越多,医者不自医的现象频频出现。回顾过去,人类从无史到有史,远古时代医者是如何治病的?为什么有那么多神医的传说流传至今?一部《大医精诚》道出了祖先“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智慧和德行,告诉我们真正的医者为“上医”,上医可医天、医国、医人。我们要想解决当下人类健康危机,必须返璞归真、去寻求祖先的智慧,发掘出传统中医的断层部分,中医文化的传承断层在神志、魂魄,断在“失魂落魄”,自古“万物有灵以为生”,失去了这些“灵”,又以何为生?没有魂魄的中医导致疾病无从医治,其治疗的方法犹如树之枯槁,只着力于树的枝叶,不能探究其根源。所以“魂魄与人体生命科学”是中医药领域必须深入发掘和探究的,科学认识魂魄对人体生命健康的作用、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是传承中医文化,弘扬中华文明,造福全人类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精气神 魂魄 上医治未病 正心修德 超凡入圣 天人合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 老中医 正心修身

一、魂回中医,传承民族瑰宝,开启文明宝库

中医是我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更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

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受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截疟记载的启发,用低沸点法提取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次获奖,重新证明中国中医学的确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学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此得到了世界认同。转瞬之间,“中医”成了全世界专家学者甚至普通百姓的热门话题。古老的中医文化在千年后再次焕发新的生命力。

葛洪,是我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自古医道同源,葛洪秉承了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他遵道贵儒,提出“夫道者,内以治身,外以为国”儒道兼综、内圣外王的主张思想。

葛洪一生著述颇丰,其代表著作《抱朴子》蕴涵着深邃的哲学智慧,书中一句“人无贤愚,皆知己身之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更是一语点醒“梦”中人,直言不讳地告诉世人魂魄是决定人健康与否,生死存亡的根本。纵观古今,震惊发现传统中医的传承出现断层,断层就断在神志、魂魄。中医已经“失魂落魄”,“魂魄”回归中医,是找回中医这把金钥匙,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破译生命科学奥秘,造福人类的关键。

因此,以葛洪魂魄学为突破口,深入挖掘研究中医文化,对切实把中医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助力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万物皆有灵的生命观

《抱朴子内篇·微旨》曰:“山川草木,井灶洿池,犹皆有精气;人身之中,亦有魂魄;况天地为物之至大者,於理当有精神。”这是中国历史文献中第一次明确出现的万物有灵论。万物有灵以谓生,人身之中,是有魂魄的,具体有三魂七魄,《抱朴子内篇·地真》记载:“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

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对“人”更有明确的解释:“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指人是父精母血和合,营卫之气遍通全身,五脏六腑形成,先天一炁注入,魂魄完整俱全,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生命体。由此可明,人体生命不仅仅是三维世界肉眼仪器所能看见的皮骨筋肉、毛发指齿、五脏六腑等,还有多维空间肉眼仪器所看不见的经络、思想意识、神志、魂魄等。所以科学正确的认识人体生命才是走向健康的开始。

三、人乃万物之灵之天人合一观

葛洪立“玄”为本,而且把“”玄”与“道”和“一”联系起来,玄、道、一,三者,实乃异名而同义,皆指宇宙万物本源。《抱朴子内篇·地真》曰:“道起於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充分体现了天、地、人与道一体并存的天人合一观。正如《道德经》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与道、天地同大,天人本合一。

儒家经典《礼记集解》又说:“夫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人生于世间有天覆地载的恩德,身为阴阳之合和,体有魂魄神明共存,万物悉由五行而生,而人最得其妙气,人在天地间犹如人腹有心。

故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说:“有生最灵,莫过乎人”;“夫陶冶造化,莫灵于人。”认为人乃是万物之灵。

四、精、气、神合而为一,神为主宰的人体观

葛洪的人体观认为人体是由形、气、神组成合而为一的。有形的身体是因为有无形的神(精气神的神)在体内才谓之生命,身体是神的房子,生命体的机能是由“神”主宰气(能量)运行的,失去了“神”,人体生命将气绝身亡。如《抱朴子内篇·至理》曰:“夫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有者,无之宫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於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於烛,烛糜则火不居矣。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说明身体必须有灵魂的进驻才能生存,人体为形的层面,是灵魂的房子,比如堤坝一旦崩坏,水就无法留驻;蜡烛一旦燃尽,火就不会存在;人体元气衰竭,生命就会结束,神识也无法凝聚,更无法固精。

西汉《淮南鸿烈》更是对人生命体的构成进行了准确的描述:“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

详细来讲,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构成了生命的房舍——肉身,即【形】。人体无处不经络,《黄帝内经》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是能量运行的通道。能量是【气】。“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人之生死,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医权初编》)由此看来,健康与疾病由气决定。气依赖生命而存在,抛开生命载体,纯粹的“气”本身是没有生命的,气的运行由【神】主宰,即神者生之制也,“制”即是主宰,也就是说,神即是灵,即是真正的生命,生命体所体现的阴阳虚盛,能量频率的高低,肉体是否健康,都是“神”所决定的。

何为神?《人身通考・神》曰:“神者,阴阳合德之灵也。惟神之义有二,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智思虑之类皆神也。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惟心志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所以,神即是心,称心神。心为灵叫心灵。灵为魂叫灵魂。在人体“神”由三魂七魄和后天的显意识、先天的潜意识组成。

五、魂魄主宰生命体的疾病生死观

神在人体主要指三魂七魄,即魂魄。葛洪秉承了《黄帝内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思想,在《抱朴子内篇·论仙》里论述了魂魄与人的疾病生死的关系:“故不见鬼神,不见仙人,不可谓世间无仙人也。人无贤愚,皆知己身之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故分去则术家有拘录之法,尽去则典礼有招呼之义。此之为物至近者也,然与人俱生,至乎终身,莫或有自闻见之者也。岂可遂以不闻见之,又云无之乎?”

葛洪直言不讳的告诉世人:在古代人人皆知自身体内有魂魄,当魂魄不在体,丢魂少魄的时候,人体就会出现病症,古人则用招魂复魄法(民俗称“叫魂”)将丢失的魂魄“拘录”回来,人便会康复。当魂魄全部离去人体,人就会死亡,《仪礼》则记载了专门招魂复魄的仪式。魂魄与生俱来,人体生命的开始、存在、结束都受到“魂魄”的影响,怎么能因为看不见、听不着就说它不存在呢?

六、中医的断层在神志、魂魄——不知魂魄,何谈中医!

首都医科大学在《北京中医2004年12月第6期》文刊发表论文《中医神魂魄理论及其科学性》【摘要】中指出:“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缺乏关于神志、魂魄理论的内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教材中彻底删除,至今未能恢复,致使许多青年中医不知神志、魂魄为何物,或对其存在很大误解。神志、魂魄理论是中医理论中的瑰宝之一,是科学理论,值得认真发掘整理,应该在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恢复其相关内容。”

中医乃中国传统文化之魂,魂魄则是中医之魂,不知魂魄,何谈中医!不懂中医,何谈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打开中华文明的宝库?正本清源,魂魄回归于中医势在必行!中国传统文化招魂势在必行!

七、身之主宰便是心,心决定一切

毛泽东:盖古今所有文明之真相,皆发于心性而成于物质

1917年毛泽东写下传世经典《心之力》中提到:“人生于天地之间,形而下者曰血肉之躯,形而上者曰真心实性。血肉者化物质之所成,心性者先天地之所生。故而有唯物唯心之论说。人活于世间,血肉乃器具,心性为主使,神志为天道。血肉现生灭之相,心性存不变之质,一切有灵生命皆与此理不悖。盖古今所有文明之真相,皆发于心性而成于物质。”

普朗克: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

1918年,爱因斯坦的老师,现代“量子理论之父”马克斯· 普朗克博士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物质这个东西,一切物质的本质都是能量。是源于一股令原子保持不停地振动和维持紧密一体的力量,我们必须认定,这股力量的背后是意识和心智。也就是说,心识是一切物质的基础。

能量强弱与频率有关,频率高低由心决定。有形无形皆是不断振动的能量,两者的分别在于振动频率不同。无形为高频,有形为低频,无形决定有形。

葛洪早在1700年前的《抱朴子内篇·至理》便一语道破其中真谛:“夫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如今看来,真可谓“至理”名言,大道至简!

人体是小宇宙,是大宇宙的全息。天人本合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的每一个心念,都会改变体内能量场,搅动宇宙能量场,关乎着个人、家国乃至宇宙的命运。

如毛泽东《心之力》曰:“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心为万力之本,由内向外则可生善,可生恶,可创造,可破坏。由外向内则可染污,可牵引,可顺受,可违逆。修之以正则可造化众生,修之以邪则能涂炭生灵。心之伟力如斯,国士者不可不察。”

“故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内宝养生之道,外则和光於世,治身而身长修,治国而国太平。”(《抱朴子内篇》)葛洪直言不讳的告诉世人修身养生的智慧在于返观内照,“返”就是回到来时之地,回到本来的样子,本来之地为本源,又称“天”,本来的样子即“真人”,天人本合一,人心自分离;“观”为又见,本来即本心本性,回归本来必是又见本心本性;返、观于何处?就是“内”,一扇开放的、具有方向的“门”,引领、告诉“人”本在处;“真人”原本所在即为本、为源,本者自正,源者自清,故曰:正本清源;何为照?水净极则形象明,心境极则智慧生,明镜可以“照”见一切,那里是光明(日),是感召(召),是大光明的本源,返观内照,正本清源,心到即到,心轮处大放光明,百脉皆通,提升能量频率,天人合一,本源“心之力”超越物质,人心意识溶于本源,照亮天地宇宙,无处不在,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时刻正心,修身、便可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即是中国传统文化超凡入圣的核心。

八、人无魂不立的道德观

“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是什么原因导致魂魄分去和尽去的呢?

《黄帝内经》记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反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人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气由神主宰,神不全则体虚。如果称意识为德,能量为道。那么,当人心有了自私、贪婪、愤怒、抱怨、爱恨情仇等低频的意识,失德离道,就会固摄不住神志、魂魄,神不守位,失魂落魄,则正气不足,身体虚弱,外感低频意识趁虚而入汇聚凝结(或干扰控制,甚至借尸还魂),堵塞经络,气血不通,相应的细胞组织脏器得不到充足的能量滋养,进而功能衰退,甚至枯竭,最终低频能量物质化显现,形成各种器质性病症(或形成各种神志疾病),甚至导致死亡(或虽“活”着,实乃行尸走肉)。

所以人心失德,是导致神魂失守,进而在生命体上显现各种病症或生命死亡的根源。《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则一语道破其中真谛:“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因此,一切病症皆源于心病,心病则身病,治病当以医心医德,招魂复魄为根本,养生当以正心修德,固守魂魄为核心。

九、医心医德,招魂复魄的治病求本观

现代科学客观证实了人体疾病是源于人心低频而产生的一种超低频现象。能量是可以转换的,共振能使低频变高频。所以,疗愈的关键在于把低频能量提升成高频能量。结合现代科学语言来讲,唯有天人合一或天人相通具有高频能量的大德医者,方可突破三维限制,进入多维空间通过量子纠缠,高频共振化解疾病背后的低频现象(因缘),帮助“病人”招其魂魄归体,并以本心之力调动宇宙本源最高频能量瞬间转换“病灶”的低频能量,疏通经络,推动气血运行,再加上引领“病人”明白疾病、生命以及宇宙真相,而正心修德,提升心的频率,增加正能量,方可使疾病得以真正疗愈。这即是中医的最高境界——上医神补之道。

现代科学证实的量子纠缠,同频共振等原理,使上医可跨越时空,千里治病的神奇和伟大得到了完美诠释和充分印证。(附科学研究《我是谁》,颠覆了“人“的解释https://mp.weixin.qq.com/s/dICXhD70I_t8wRQK9tv6rg。)

十、正心修德为本的养生观

《抱朴子·内篇·道意》曰:“明德唯馨,无忧者寿。”意思是说,当人正心修德,使先天本心的德性完全彰显出来,至德至善,德全不危,自然魂魄固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没有内忧外患,而健康长寿。

无独有偶,《抱朴子内篇·对俗》曰:“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意思是说,人不能尊道贵德,以正心修德为本,而只外求执着于术数和方技(包括丹药)这些法和术的层面,都不能做到健康长寿。

葛洪的这种“以德济生”的理念与孔子的“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道以仁”等观点有着相似之处,他们均视正心修德为养生之本。

十一、全心为德,天人合一的圣人观

《抱朴子内篇·塞难》曰:“圣之为德,德之至也。”即道德修养达到全心为德,与道相合,天人合一境界的人为圣人,如《抱朴子外篇·诘鲍》曰:“圣人,与天地合其德者也。”什么是圣人?毛泽东在1917年8月23日致恩师黎锦熙信中也曾说:“圣人,既得大本者也;贤人,略得大本者也;愚人,不得大本者也。”所以,以德为心,以道为行,德道合一,形神合一,乃是天人合一的圣人之道。正如《庄子·天地》所言: “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

圣人是什么样的一种境界?《抱朴子内篇·辨问》曰:“世人谓圣人从天而坠,神灵之物,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中国还有很多古籍经典有相关描述记载,如《吕氏春秋·重言篇》曰:“圣人听于无声,视于无形……老聃是也。”《列子·黄帝》曰:“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通。”《道德经》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十二、正心修德,超凡入圣的人生观

葛洪提出“思神守一”思想,作为生命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来源于老子《道德经》“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魂魄合一,天人合一的魂魄观。“思神守一”是健康长寿、超凡入圣的核心。如《抱朴子内篇·极言》曰:“思身神,守真一,则止可令内疾不起,风湿不犯耳。”《抱朴子内篇·地真》曰:“守一存真,乃能通神。”

通俗来讲,圣人之道,即为天道,源于天人合一之本源,源于正心、德心,是最高频率的能量。

这股来自本源正心的最高频率的能量,会使身体的潜能不断地得到开发,人的精、气会随着心神频率共同扬升。比如细胞振动频率的提升、身体正能量不断增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乃至身体各项退化的功能,都会逐步得到修复而重新激活,低频的凡俗人心意识会逐渐溶于高频的先天本心意识,人的各种神识感应会越来越通透,只要始终如一持有正心,最终就会达到天人合一即成圣贤。

十三、正心修身,人人皆可成圣贤

《抱朴子内篇·地真》曰:“道起於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这里所说的人,即是天人合一的圣人。天人本合一,人心自分离。由于人心德降道滑,才由圣落凡,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才变得不灵。因此,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遵循着这么一条古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借用王阳明龙场悟道所言:“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人人本有,不假外求。”只要正心修身,人心回归本心,则人人皆可超凡入圣。

十四、上医医心的治未病观

葛洪继承了《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抱朴子内篇·地真》曰:“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於无事之前,不追之於既逝之後。”

自古人有圣、凡之分,病有未病、已病之别。治病的关键在医心,即治神。上医治神是《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上工守神,下工守形。”

天人本合一,人心自分离,因人心德降道滑,频率降低,从本源坠落红尘,才由圣人退化为凡夫俗子,因而致使原来本有的功能“丢失”变为了潜能。这种因心灵退化而“失忆”导致的本能“丢失”现象,且在肉身上没有物质化显现的“未病之疾”,即为“未病”。未病是圣人本心生了病,有了贪嗔痴慢、爱恨情仇等低频人心意识,迷失本心,成为了患有“失忆症”的凡夫俗子,忘记“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去哪”。

凡夫俗子之疾病,皆是来源于人心不断德降道滑,失德离道,后天人心掩盖了先天本心,过于低频的人心意识致使无形的神魂失守,失魂落魄,神不守位,外感低频意识趁虚而入汇聚凝结或干扰控制,当低频能量物质化显现,便演变发生身体上有形的器质性病症;或出现抑郁症、精神分裂等各种肉眼可见、人心可辨的神志失常的病症。

无论是“未病”,还是“已病”,归根结底皆是心病。无论是治未病,还是治已病,其根本和关键皆在于医心。自古真正的医者皆为得道的圣人,以天人合一为核心,以德为本,医心医德,治未病,可以转化一切天象人相背后的低频现象,引领世人破迷开悟,正心修德,增加正能量,开发潜能,超凡入圣,回归天人合一之真我。

正如中医常讲: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上医医心、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上医即是中医的最高境界。

十五、中医是我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更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21世纪的今天,各种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健康、发展及生存挑战?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公开而大胆是预言:未来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开创新文明的是中国,中华文明将一统世界。世界的未来在中国,人类的出路在于中华文明。

何为中华文明?中为正、为德、为正本清源,华乃本源在红尘之像,天像红尘本为一,本无疆无界,文明是通过文字让人明心见性,本源才是真正的文明,文明乃天道,所以中华文明是本源的德道、智慧,不是属于哪个国家的,是本源本体的存在,因此,真正的文明是不会中断、灭绝的,而是源远流长、亘古不变。如今,世界四大文明只剩下中华文明,其引领的意义不言而喻,更是古今中外预言最有力的证明。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宝库,中医是打开宝库的钥匙,那么我们来看看“中医”这两个字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天意?

中国传统文化中,中为正,中正为德;何为医?明·裴一中《言医·序》中说:“学不贯古今,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而,断不可作医以误事!”

医字的演变分为四部”毉、醫、殹、“;“毉”是最初的“医”,最早的医生是“巫彭,《中医大词典》称巫彭,上古时代巫医;《说文解字》:巫,祝也,是可以通天通地、能事无形的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大宇宙与小宇宙为平行宇宙,为多维的空间,古时医者,为人治病,必须要有通天地无形之能,才可医天医人,治人疾病;醫的本义指治病的人《说文解字》中“醫”,治病工也,治病时需要酒,所以从“酉”;“”字的本义是叩击发声与治病有关,《说文解字》云“击中声也;“医‘的本义为盛箭的袋囊,与疾病无关,《说文解字》言:“医,盛弓弩矢器也。”从医字的演变发现,今天用“医”来治病,根本与疾病无关了,完全放弃了天地、灵魂、病因,而是靠指标,数据说话,把人看成了死的机器,而非是有灵魂的人,所以才导致《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病人为何越治越多”;6天内3位名医去世,悲恸之余,《央视》发表评论“医者不自医,医生猝死频发”这些不可思议的沉重现象发生。

中医,中字为正,正为德,中医乃德医,德为道之心,道为心之相,所以有德才有道,有德有道才有仁,有德、道、仁,才有义,有德、道、仁、义,才有礼,有德、道、仁、义,礼,才有智,有智慧才有分辨能力,破除掉所有的迷雾和遮蔽,人心回到真我之心,即本心,便破迷开悟,本心明,明本心,即可明心见性,知真理实相,知其言而知其所以言,这才是信。信为人言,这个人一定是天人合一者,与道相合者,言有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书面语言,通过这些语言揭示真理实相,这位正信,德为根,德为源,就好比一棵大树,如果没有根,怎么能枝繁叶茂呢?有正心,正信就有正念;有正心、正信、正念便有正能量,正为德,能量为道,才能做到《黄帝内经》中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唯有中医这把钥匙可开启,因为中医乃德道者,通天地之德,懂阴阳之理,明疾病之因,可解因果之法。

德道者必仁,有仁才有义,有德有道有仁有义者才有礼,才有智,有德道仁义礼智者为破迷开悟明心见性者,这方有信,无德者一心求道,道从何而来?无德无道者,谈何仁义礼智信?无德道的仁义礼智者,一心求信既是迷信,因为自己没明。现在的中国要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最基本的还是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需要文化自信的支撑、引领与推动,文化自信能够使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坚定。那么文化自信从哪来?一定从传统文化中体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是正本清源的,只有破迷开悟,明心见性才有正信,正信即是明本心,知天意,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中庸之道”即是“德道”,中国乃是“德”国,中国传统文化是本源的德道文化、天人合一文化、圣人文化。为德道者,天人合一者,乃天人合医,为上医、大医、圣医。上医以医显道,医心医德,可医天、医国、医人。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讲,以德润心,以德化人,救国治世的圣人境界是一样的。上医之道即是圣人之道。古圣先贤皆立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自古中医分三品:上医、中医、下医三个境界。上医用道、中医用法,下医用术。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气补不如神补之说。上医的境界是天人合一,上医治病关键在治神,调心,心即是神,叫心神,通过招魂复魄,以本心、高频能量转化所有低频能量,可医天、医国、医人,无病不治,无所不医。

中国首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曰:“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明确的告诉世人,中医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传家宝,真正明道得道的中医可以造福世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也说:“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不然,则如无目夜游,无足登涉”。唐朝名医孙思邈所著《大医精诚》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由此可见不懂医道,没有大医之德,不知生命宇宙真相,不知魂魄以及以天人合一的思想去研究人体生命,何以为医?又如何医天、医国、医人呢?

科学等于真理实相。中医学是揭示了生命宇宙真相的生命科学。如今,传统中医的传承出现断层,断在“神志、魂魄”上,才导致“病人越治越多,医者不自医”的现象频频出现,不能治己医人,何谈治国济世。中医是我国古代科学的瑰宝,现代不懂中医的“中医”,代表不了古代真正意义上的中医,不懂中医的人,又如何以近代西方科学之分科之学,以偏概全说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中医不科学呢?

十六、传承中医瑰宝,弘扬中华文明,造福全人类

葛洪代表著作《抱朴子》蕴藏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的根与魂,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圣人之道与上医之道的本源智慧,葛洪魂魄学揭秘了人体生命科学的真谛,道出了人体生命疾病生死的真相,道破了健康养生的根本以及人生的终极意义之所在。因此,以葛洪魂魄学为切入点,天人合一为核心,以德为本,深入挖掘研究,并在继承中创新中医文化,对新时代世界生命科学和医疗卫生的突破和发展,解决人类健康危机,推动中医走向世界,把中医这一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发扬光大,真正做到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中做出重要贡献、谱写新的篇章,有着深远的意义与价值!

正本清源!人心归德,魂魄回归于中医势在必行,上医归来大势所趋,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复兴势不可挡,中华文明势必造福全人类,世界必将赢得光明的未来!

北京葛洪魂魄学文化有限公司  

本文作者:唐巍     公司顾问

联系人:张德金 18511187217  李春燕 139115752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中路112号,阅园一区(中堂紫熙台)8号楼1501室

邮箱:gehonghunpoxue@126.com

公众号: gh_45a253bac04e

二维码:


(来源:δ֪)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已推荐
0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都市报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中华都市报道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中华都市报道网,http://www.gjjyzxw.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深耕美业二十载 女王荣耀展风彩——唯真求实的美业女王祝老师

深耕美业二十载 女王荣耀展风彩——唯真求实的